内脏
血管瘤以
肝血管瘤较常见,且误诊率较高,特着重介绍一下
肝血管瘤的诊断要点。
肝血管瘤是被覆正常内皮的血管腔组成的常见肿瘤,其临床特点为:
肝血管瘤是肝良性肿瘤中最常见者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女性居多。
初发期多数无症状,常在体格检查时偶然发现。
肝血管瘤可出现腹部肿块、胀痛,但全身情况较好。检查可发现上腹肿块,多质软,表面光滑,有囊性感,可压陷。但也有质硬者。极大的
血管瘤可压迫邻近脏器,出现相关症状,并可出现贫血。大多数
血管瘤诊断并不困难,病程长,多无肝炎肝硬化背景,乙肝丙肝标记和AFP多阴性,实验室检查多正常。超声显像小的
血管瘤表现为强回声,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,但无声晕;积血面积大者可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占位,可见网状结构;表浅者腹部加压时可见压陷。彩色多普勒示灶内动脉血流不多。CT平扫呈低密度灶,边缘光滑;增强后呈水墨样强化,由周边向中心扩展,延迟扫描时病灶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充填。磁共振成像(MRI)在T1呈低信号,而在T2呈明显高信号。肝血管造影静脉期仍见填充,但瘤体中心常不染色。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,延迟相出现过度充填。通过实验室检查及上述CT增强扫描,把
肝血管瘤与AFP阴性原发性肝瘤或转移性肝癌的鉴别开来,并不是很困难,但临床上仍常见误诊者,应十分谨慎,不能排除者应密切随诊。
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了肝脏大面积
毛细血管瘤样病人,是肝脏表面的
毛细血管扩张充血,成片畸形所致。X线腹部平片呈见团块状阴影。CT平扫呈现低密度状,边缘粗糙。超声可见弱回声病灶。这一型
肝脏血管瘤进展速度较快,预后较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