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形成性疾病,表现为一过性的、迅速的血管过度增生。其也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血管疾病,新生儿患病为1.1%~3.8%,至1岁时可高达10%~12%,现成人病例亦不少见。
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,有文献报告头颈部约占60%,躯干部占25%,四肢占15%。
血管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。有文献报告血管内皮细胞的过度增殖与近10种因素有关。通常将
血管瘤分为:
毛细血管瘤、
海绵状血管瘤、
蔓状血管瘤。
毛细血管瘤镜检可见:瘤组织常为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,小叶由密集之毛细血管组成,排列紊乱。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、网状纤维及散在之外皮细胞组成,管腔内可见红细胞。血管间可见小量疏松结缔组织。若毛细血管腔扩张,腔内充满血液,即为
海绵状血管瘤。
蔓状血管瘤是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,大多数为静脉,也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。近年来,众多学者提出依据
血管瘤之组织结构、生物学特性、
临床表现、发病年龄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别,宜将之分为
血管瘤与血管畸形两类。并对两类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进行了比较,还列出了
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鉴别点。
血管瘤的治疗尽管方法较多、但各有利弊,多不尽人意。常用的冶疗方法有:硬化剂治疗、激光治疗、压迫疗法、放射疗法、栓塞和手术冶疗、平阳霉素方法、中医中药治疗、电化学治疗、磁疗、采用抗癌药如环磷酷胺、5Fu,亦有文献报告采用低温体外循环下切除
巨大血管瘤。总之,冶疗方法宜选择安全、有效、患者痛苦小,无毒副作用、美容效果良好、费用低廉,易被各级医务人员掌握应用之方法。对于治疗
毛细血管瘤,我们体会以磁疗为优。既方法安全、简便易行,又无毒副作用,患者易于接受,费用也低廉,疗效亦可靠。中医中药治疗
血管瘤亦颇有探讨价值和前景广阔。对于面积较大、位置较深、生长于重要位置的
血管瘤可采用综合疗法。
虽然部分
血管瘤可自行消退,但仍有不能退化的
血管瘤持续发展,甚至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而影响与威胁病人的身心健康。故深入研究
血管瘤既重要又必要,亦应持之以恒。